当前位置:主页>汇客杂谈>

诡道,生存之道(1)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2-17 点击次数:


道升随笔二十二:诡道,生存之道(1)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战争是一种以诡计为特征的行为。所以能打而装作不能打,要打而装作不打,向(在)近处而装作向(在)远处,向(在)远处而装作向(在)近处。用利益去引诱对方,对方阵脚混乱时乘机攻取,要防御有实力的对手,要躲避强大的敌人,要激怒急躁的对手,骄纵卑(鄙)视我方的敌人,要劳累想安佚(逸)的对手,离间对手之间的联盟。攻击没有防御的地方,出击意想不到之处。这是胜利的奥妙之所在,是不可事先(把目的,计划)外传也。

股市是实施欺骗、诡道的场所,也是人与人之间斗争的场地,同样也是各大利益集团争利的地方,是无硝烟的血肉横飞的战场。在股市中多与空对抗的双方,或者说股民与庄家对抗的双方,或者机构与机构间对抗的双方,或者机构与治理层对抗的双方,都是用策略和诡计对付对方。假如某一方的底牌已经公开,则必败。治理层常打着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来出利空或者利多,结果常被庄家利用,最终还是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机构或者庄家在宣传多空时,总是为自己的集团服务,作为一般的股民可要多个心眼,不要直线思维,肚里多几根肠子消化这些信息很有必要。

纵观中国的股市,主要分为两大主力团体,一类是能主导大盘走势的国家超级主力机构,二类是以咨询机构和券商为代表的地方实力机构。道升常把国家超级主力机构称为治理层的嫡系部队,是市场的领导力量,把券商和基金称为地方部队,是市场的重要力量,把咨询机构戏称为“还乡团”,好似市场的干扰成份。散户群体生存于食物链的最底层,选择什么样的派别和立场决定了他们个体的生死。多数个人投资者站在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咨询机构一边,固然他们选择了失败。

佣金收入和代人理财费用是咨询机构和券商的主要收入来源。公开媒体的股评家多数来自第二类机构,他们不管天时地利,始终向散户灌输“只有做多才能赚钱!”的信条,不管投资者输赢情况,只要个人投资者能够不断地买卖股票这类机构就能盈利赚钱。

有以上熟悉后,我们再来逐步分析市场上和网络上的的常见现象和问题。

看看今年大盘低价股的炒作,主力在底部建仓期间无声无息地做到了“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所以真正的大主力资金在建仓时不会有任何消息,一定会作出假象让投资者认为那些建仓的版块股是没有什么希望的弱势股。当今年炒作的大盘股上了年线、洗筹完成以后,在主升段到来时,市场才猛然醒悟,宣传铺天盖地,板块效应才出现了。这时前期的建仓主力才兴奋,放量拉高造势,大批投资者跟进,导演了一场一边拉高一边派发的人间喜剧。要不是治理层的有意干预和非典的意外打击,可能今年的炒作还会更好更猛烈。近期的科技股板块和数字电视板块宣传得轰轰烈烈,翻开这些板块的个股K线看看,只乎都在底部,这么大张旗鼓的宣传违反常情。在没有好的政策环境下,在夏至以后的季节里,大范围的建仓完全不合时宜。所以笔者一直有这样的感觉,科技股板块和数字电视股板块只是近期一些小机构想找点稀饭钱的举措,一个典型的短炒行情,之后将会再次寻底。看好此板块的多数投资者被套牢以后,寻底才能结束,现在说这些板块的底部已经夯实还早,最好不要感情用事。

第二类机构斗不过第一类机构,他们把套利的对象指向普通投资者(一般不能控盘的企业大户,中户,小户和散户),他们把握了全国多数股评和咨询机构。所以一旦公开媒体(非凡是电视媒体)和报纸杂志的看市比较统一时,大盘经常以相反的方向行走。究其本质,除了第一类机构不愿第二类机构有可乘之机之处,第二类机构也会利用手中的咨询服务展开套利的行情,让看好咨询服务的广大个人投资者上当受骗。

股评家的好坏并不重要问题,重要的是咨询机构在公开媒体上建荐个股是犯忌的行为。下面以主要的三种情况讨论常见的问题。
1、假如大多数媒体看好某只股或者某个板块时,若板块指数或者个股在底部颈线位置上或者刚出头,通常会出现放量拉高几根阳线的出逃行为,这种情况多数出现在夏秋季节,所以目前的夏秋季节不宜追高买入股票,否则非常危险;
2、假如板块或者个股已经进入到了飚升的主升段时,多数媒体都看好时,板块指数或者股价放量拉高或者滞涨,说明顶快要到了,这种情况多数出现在四月份以后的春末夏初;
3、假如板块或者个股已经进入到了飚升的主升段时,多数媒体都看好(或者坏)时,板块或者个股作出了相反的反应下跌(或者上涨),说明庄家与媒体对立,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高度重视,只要庄家没有出局(使用技术指数可能认定),下跌相反走势时可以大胆逢低吸纳,上涨的相反走势时千万不要追涨。因为庄家只想羞辱一下股评家,可能上涨第二天就会回头,把第二天追入的投资者套牢在“高处”修身养性。在庄家发完脾气以后,股价最终在回到原来的上升轨道上,稳重的投资者这时才进场逢低吸纳。庄家这种策略也算是“乱而取之”吧,既可以洗筹,也可能做个短差。这种情况多数出现在四月以前的春天。

总之,在公开的媒体上建荐股票违反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假如媒体股评都说对了,大家都做对了,那么庄家不就成了冤大头?这种情况想象中可能有,但应该很少很少。

从往年的炒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类主力在建仓时会出现利空,在出货时就会出现利好。只要一类主力在市场中没有出来,基本面一般不会出现问题,在他们基本出货完成后,政策面就会静静出现变化。通常在秋天时,在大盘和政策面的双重压力下,第二类机构主要以鱼肉个人投资者为主要目标。他们在下跌市中摆摊设局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他们常重复使用“利而诱之”的简单手法,达到清仓的目的。“做多才能赚钱”,“不看大盘做个股”,“任何时候买股都是对的”等等都是“利而诱之”的具体手法。前期有一些个体投资者在多次失败之后已经认清了大盘的方向,放弃做多,空仓等待,有时也会受到媒体的干扰,反空为多,再次遭受损失,出货机构真正做到了“利而诱之,乱而取之,佚而劳之”。有些高手目空四海,在不好的市场上追求控盘的高位庄股,也难免会出现忽然反转、深幅下跌的情况,假如不及时止损,损失会不小。这类高手有时不小心也会犯“卑而骄之”之过。在各类证券网站上,血淋淋的敌我斗争,版主之间的明争暗斗,都反映出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他们之间的斗争充分反映出“乱而取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之手法,作为个人投资者要会分清是非,擦亮眼睛,避免血溅到自己身上。

股市处处是陷阱,是它的魅力所在。与人斗其乐无穷,绕过陷阱,走向成功,是每个投资者的心愿。所以股民只需要做有把握的炒作,要把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当别人告诉你他又赚了多少钱时,你千万不要嫉妒和心急,不然心态不好又会落入陷阱。除了现实生活中真正熟悉的朋友以外,在网上熟悉的人是不能完全相信的。在网上有些版主经常冒酸水,声称自己又赚了多少多少钱,这是不能相信的,这种群羊效应和“利而诱之”之策可要小心呀!作为个人投资者,不进入不能把握的行情和个股,要坚持只赚属于自己的那部分钱,要坚持只炒熟悉的股票,要坚持只使用熟悉的炒作方法,不要随便伸手到别人的衣袋里“抢钱”,这种“贪婪”的举动会造成断手断脚的意外事故。总之,在政策面不好时,在下跌市中,我们一定要牢记“冷眼看涨,热泪看跌”的八字方针,只要能顶住各种诱惑和压力,来年初春的大吉大利、恭喜发财才能实现。